经国务院批准,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日前联合印发《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(2025—2027年)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,着力破除消费者反映突出的痛点难点问题,提振消费信心、激发市场活力、维护群众利益,全面建设诚信、公平、便捷、安全的消费环境。
消费是经济生产、流通等环节的最终呈现,能激活经济发展的“一池春水”。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,优化消费环境不仅有利于增强消费者信心,释放消费潜力,也有利于通过规范市场秩序、打击假冒伪劣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手段,倒逼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,推动产业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转型,形成供需良性互动,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2024年,国家因时因势加强宏观调控,部署一揽子政策,提振消费信心、激发市场活力,促进了经济回暖回升。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.8万亿元,同比增长3.5%;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4.5%,继续发挥经济发展第一拉动力作用。消费规模持续扩大,消费结构不断优化,新型消费蓬勃发展。展望2025年,“大力提振消费、提高投资效益,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”在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成为“头号任务”,手机、平板、智能手表(手环)购新补贴,2025年家电以旧换新等一系列政策也在陆续落地。纵观此次《方案》,以更多实用的招、管用的招优化消费环境,顺应民心、正当其时。
消费环境好不好、优不优,消费者感受最直接,也最有发言权。持续发力营造更优更好的消费环境,保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,改善消费体验,才能不断提升消费意愿。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4年以来,消费者投诉举报增速比2023年下降18.6个百分点,实现5年以来增速首次大幅下降;通过处理投诉举报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7.2亿元,同比增长17.1%。消费便利度、舒适度、满意度大幅提升,全国消费环境明显优化。也要看到,当前,消费供给质量不高、市场秩序失范、维权效能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。
针对一些长期存在的难点问题,《方案》提出一系列“升级版”的针对性举措。比如,组织开展“守护消费”执法铁拳行动,严厉打击假冒伪劣、偷工减料、虚假营销等顽疾;开展家用电器、网售消费品等缺陷产品召回行动;探索流量扶持、信用激励、金融赋能手段,让良心商家安心经营、做大做强。全面升级12315平台,推广消费纠纷在线和解机制等等。不断完善消费规则,织密安全消费防护网,持续推进消费供给提质,提高消费维权能力,破解消费痛点问题,消除消费者后顾之忧,才能让消费公平更加可感可及。
今年以来,各类消费新场景、新业态持续拓展,经济热气腾腾、市场红红火火。推动消费环境“优中更优”,应着眼消费新趋势,着眼消费者的现实需求,多维度、深层次发力,多举措协同配合,全方位健全配套支持体系。面对人民群众的消费热情,有关部门要持续优化供给结构,拓展消费场景,补齐短板弱项,强化监管力度,用更优质的消费环境、更舒适的消费体验,更好地满足大家多样化、个性化消费愿望,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动力和活力。 (作者 尹贵龙)